ZT: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WadeZhao 2019-9-1 29476

http://url.thailiao.com/avbpn



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CNN的新闻——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同时都被美国常春藤联盟的八大名校录取。划重点:同时被8所大学录取哦,也就是俗称的藤校大满贯!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这种学霸中的学霸,自然会引发公众的好奇心,都想知道这样的学霸是怎么炼成的。因此CNN记者专门探访了两个孩子的家。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马丁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家境优渥,父母只希望孩子能快乐,从不给孩子压力;克瓦斯则是非裔移民二代,有个非洲虎爸,从小就对他高压管教,誓要培养他成才。

就是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家庭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最后却殊途同归,得出了一样的教育结果。这确实足够有力地反驳了任何一派教育的拥簇者。因为大部分时候,人们总爱将孩子的不成才归结到“不够好”的教育方式上。

正如之前Cindy提到过的书《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其中就对两种教育方式做了追根溯源的研究,作者经济学家齐利博蒂发现,其实两种教育方式并无优劣。

我们今天来看看,新闻里两个家庭教育完全不同的孩子,都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专属的教育模式

1:马丁、放羊式的快乐教育

跟我们身边的孩子比起来,马丁无疑是幸运的,从小就没有被父母“逼迫”过,父母从不过问学习成绩和排名,只会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马丁的父母都认为要给孩子精神上的自由,所以从来不会强迫他学习。甚至高中期间,老妈还劝他放慢脚步,别太累太大压力了,担心他睡眠不足。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因为他们觉得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才是最重要的,在做护士的妈妈看来,只要孩子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愿意坐下来,就应该让他们专心去做。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马丁还有两个妹妹,父母也一样,希望孩子们开开心心的,在不给她们压力的前提下,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正是这样的父母,给了他们“自由的灵魂”。

马丁也正如父母希望的那样,发展出了自己的特长:小时候他就会自己坐在家里的地下室翻数学书,试图通过方程式来解开龙卷风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谜团(学霸气质初显:自己找答案),所以马丁从小的愿望就是做一名气象学家。至今,气象学都是他的兴趣之一。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马丁靠着自己强大的内驱力在前进,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希望致力于平衡经济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

马丁后来选择了斯坦福大学,翻看他的ins,不得不感叹,这年轻人的生活真精彩,社交旅行样样行。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2:克瓦斯、虎爸主导的高压教育


克瓦斯看起来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有一个非洲虎爸。上学期间,即使克瓦斯已经考出了不错的成绩,父亲也不满意,甚至规定他每一科的成绩都不能低于95分。父亲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和专注,儿子就一定能达到95-100分。他最看不惯聪明人不努力的样子。

而父亲会这么执着于克瓦斯兄妹俩的教育,其实也与自己的经历有关。克瓦斯父母快30岁才从非洲小国加纳移民到美国,自己努力工作,为的就是给兄妹俩更好的教育环境(在当时的加纳,只有富人才付得起大学的学费)。

在父亲看来,美国这么好的教育资源就摆在眼前,孩子必须竭尽全力做到最好。甚至,父亲认为教育是重于一切事情的。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但非裔移民的身份,也让克瓦斯上学期间遭受到一些外界的压力和歧视,一度让他丧失学习的热情。好在父母用自己的经历积极引导和鼓励他(毕竟爹妈自己也是努力了很多才融入新环境的),这渐渐养成了克瓦斯坚强不服输的内心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克瓦斯的父亲是一位注册护士,母亲则是护士助理,医护工作一直深深影响着他,所以从小克瓦斯就想长大做一名医生。即使在课业负担比较重的高中,他的父亲也坚持要他去离家一个半小时路程的当地医院做志愿者。

父亲教育他,最好的机会往往在大学之前就开始了。

后来,克瓦斯选择了耶鲁大学,进行医学方面的生物研究。他坦言,父亲对他的影响极大,他非常欣赏父亲那种为了梦想坚持到底的毅力和责任心。

除了医学方面的兴趣,他还是个音乐迷,平时会拉拉中提琴,还会唱歌。我也去翻了他的ins,果然,跟马丁一样,课余生活多彩多姿。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CNN跟踪两名藤校大满贯孩子,居然一个快乐教育一个高压教育

刻板地照搬学霸的养成模式显然是不够的,不管是从外部激发孩子积极进取(克瓦斯),还是顺应孩子激发内驱力(马丁),选择的前提都是孩子自身的特点和环境

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家——我有一个性格跟我完全不同的弟弟,回想我和弟弟的成长,妈妈给予了完全不同的教育。

  • 我从小自律,爱学好强,记得才幼儿园,就会追着妈妈讲故事学古诗,每天会自己起床上学,放学回来先写作业,考试也总想力争前茅。所以妈妈对我十分信任,从不会给我压力,反而会在我偶尔考砸的时候安慰我。这也让我更坚定了要努力的决心。


  • 弟弟从小就活泼好动,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上学之后回家作业也总是要妈妈监督才能做完。妈妈对弟弟完全不同,全程高压严管,临近期末,妈妈还会专门留出时间陪着弟弟一起复习。弟弟也确实在每次好好复习后能有进步。

所以至今我都很庆幸妈妈的英明,给了我和弟弟“定制”的教育,最终都让我们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


分析一下不难看出:


像马丁这样有个性、有想法、主动自觉,或是拥有负责任好老师和浓重学习氛围的孩子,可以适度“放养”,自由的环境更能激发出创造力;

而像克瓦斯那样缺乏自我约束力与目标,或时常遭遇外界挑战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管教,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奋斗目标。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教育方式往往也需要在孩子成长中适时调整。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Jessica Michaelson认为,好的养育方式就是对孩子保持关注,对自身时时觉察根据父母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养育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


最后说:

在对瓜瓜的教育上,我没有太放养,但也没有太“鸡娃”,因为我发现瓜瓜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有比较强的内驱力,所以我会让他自己去探索,但是有些他比较弱的地方,我也会稍微“用力”一点引导他。养娃的艺术,可能就是在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在这收放之间。

记得瓜瓜才几个月大的时候,看着怀里这个小肉疙瘩,我就在想,等他长到25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乐观、上进、善良、勇敢……想着想着,突然被自己逗笑了,才这么一点大的孩子,竟承载了老母亲这么多的美好希望。

可是我也会疑惑,那么他自己呢?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问他的结果往往每次都不同,有时候是警察,有时候是医生。

其实,我对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太多焦虑,因为我知道,不管他以后做什么,他都会是我的孩子。

我最最希望的还是,他能像现在一样,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说,不怕我笑话和生气,因为他坚定地知道,妈妈是爱他的,愿意做他永远的倾听者,支持他信任他。

我会在陪伴瓜瓜成长的路上,时刻保持自省,助他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个人。

"


最新回复 (12)
  • tonyliekk 2019-9-2
    1 2
    最后…
  • kony 2019-9-2
    0 3
    后面的……
  • 费小弟 2019-9-4
    0 4
    说白了还是看基因,没基因,都是白搭
  • yetful 2019-9-5
    0 5
    呱呱呱
  • semuel 2019-9-5
    0 6
    两个单独个体不能说明问题吧
  • zizou 2019-9-19
    0 7
    最后亮了。。。
  • 大屁股 2019-11-26
    0 8
    一个共同点我可以告诉你:家里都不会是穷光蛋,中产及以上是标配。

  • 笑而不语 2019-11-26
    0 9
    那要是单独跟踪一个人,是不是又是一个结论?这记者的智商堪忧啊。
  • 14783139 2020-1-19
    0 10
  • HyperGun 2021-1-1
    0 11
    我出生的那个小县城,有个教育局长,自己亲自试验,一个儿子快乐教育、一个儿子高压教育。都考上名牌大学,我也倾向于更取决于基因智商。
  • 19213883 2021-1-2
    0 12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Jessica Michaelson认为,好的养育方式就是对孩子保持关注,对自身时时觉察,根据父母自己的直觉和经验养育自己独一无二的孩子。”
    其实就是:父母多关注,因材施教。
  • chim 1月前
    0 13
    瓜瓜家这个层次的  老婆都跟奴才一样  😂 老公吃外卖都得在门口守着
返回
发新帖